1. 关关雎鸠 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教学重点】 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教学难点】 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

《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

《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二、学习《关雎》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解决字词。 2、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老师点拨,弄清课文的意思。

首章从对雎鸠的和鸣,触动了男女爱慕的心情,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兴,接着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梦寐以求的心情。

重叠“游哉”,用以表现思念之深;“辗转反侧”,形象地写出了求而未得时的苦闷焦躁。 第三章用了类似第二章的复叠方式,意思却有进一步发展。

男子以音乐挑动女子,博取她的欢心,借美妙的音乐,达成美满婚姻。 3、讨论全诗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4、主题归纳: 《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二: 一、导入——文学常识介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编为“风”、“雅”、“颂”三部分。

 历代有关评价: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二、一读——整体感知 认真准备范读,用以感染学生。

范读之后,再一句一句地领读,使学生首先在感性上熟悉这两首诗的读法。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必能读得比较顺畅,能大体上掌握句中的停顿。

步骤:字音——男女分组赛读 雎鸠(jūjiū) 窈窕(yǎotiǎo) 逑(qiú) 荇(xìng)菜 寤寐(wùmèi) 三、二读——理解朗读 给以必要的讲解和提示,并在此基础上划分诗的层次,使学生能贯通全诗,能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进行朗读训练。这时学生会有层次感,可以听得出朗读者要告诉别人什么。

要求:1、根据注释,发挥想象,描述内容。 2、展示“有关资料·译诗”,让学生与原诗比较,选择所爱并说理由。

3、齐读。 1、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2、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3、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4、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5、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四、三读——表情朗读 教师应带领学生做好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充分活动起来。

这是诗歌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并继之以表情朗读直至成诵。

总结:(学生自愿参加朗读比赛) 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诗的第一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

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

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 《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后,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五、一背——提示首字 关……在……窈……君…… 参……左……窈。

2. 诗经中的《关雎黍离采薇》拓展课,怎么设计“体验新乐园”

这个确实比较难设计。

其中《黍离》《采薇》是关于战争的,而《关雎》是关于爱情的。这样的课时设计很好,但实际排练难度大,设计好了是一堂优秀的课,设计不好就是一锅粥。

而且诗经中的篇幅里主人公很少,这必然会给师生互动带来很大的麻烦,跟不要说实践性的特点了。 还有就是我想问一下您是选的上三篇的全部内容还是节选? 追问: 我打算全选,感觉节选太少 回答: 准备用几个课时,我认为最快也得3个课时,慢的话恐怕6个课时也完不了 追问: 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接触诗经,应以了解、背诵为主,涉及题目符合年龄特点,不可能像高中、大学里那样讲的太深、太透,所以课时安排还没定,主要想先把教本搞定,难就难在习题设计上。

您对于这两大板块设计,有什么好的建议?。

3. 《关雎》的视角和艺术特色

《关雎》与《蒹葭》都可以看做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

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做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4. 结合《关雎》《蒹葭》分析诗经六义

注意看结尾,有详细答案。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关雎:篇名它是从诗篇中第一句中摘取来的.《诗经》的篇名都是这样产生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5. 语文九年级下册书中第24课《诗经》两首的课文

【关雎】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

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 蒹葭苍苍(1),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2),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3), 道阻 且长。

溯游从之(4),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5), 白露未晞(6)。

所谓 伊人, 在水之湄(7)。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8)。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9)。 蒹葭采采(10), 白露未已(11)。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12)。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13)。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14)。

6. 结合《关雎》《蒹葭》分析诗经六义

注意看结尾,有详细答案。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关雎:篇名它是从诗篇中第一句中摘取来的.《诗经》的篇名都是这样产生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7. 寻找《诗经》里“桃夭”的教学设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篇诗译如下: 桃树长得多麽壮盛,花儿朵朵正鲜美。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和顺。

桃树长得多麽壮盛,果实累累结满枝。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美满。

桃树长得多麽壮盛,绿叶茂盛展生机。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人幸福。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

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

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

这很可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

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你看,多么美好。

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

这首诗,祝贺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确实高人一等。这让我们想起孔子称赞《诗经》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孔子的话内容当然十分丰富,但其中是否也包括了《桃夭》篇所反映出的上述这样一种思想呢?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国风选译》)联系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农民娶亲“歌《桃夭》三章”,便是很可理解的了。

《桃夭》篇的写法也很讲究。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唱,实际上作者是很为用心的。

头一章写“花”,二章写“实”,三章写“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写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丽;写实,写叶,不是让读者想得更多更远吗?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真是一派兴旺景象啊! 这首诗不难懂,但其中蕴藏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探讨。

一个问题是,什么叫美,《桃夭》篇所表达的先秦人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桃之夭天,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满。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社会很为流行。

关于真善美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楚国的伍举就“何为美”的问题和楚灵王发生了争论。

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国语·楚语》)很清楚,伍举的观点是“无害即是美”,也就是说,善就是美。

而且要对“上下、内外、大小、远近”各方面都有分寸、都无害。这种观点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善”与“美”的一致性,以善代替美,实际上赋予了美以强烈的政治、伦理意义。

“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那意思是说,统治者重赋厚敛,浪费人力、物力,纵欲无度,就不是美。应该说,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意义。

但它否定了“善”与“美”的差别,否定了美的相对独立性,它不承认“目观”之美,是其严重局限。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虽然也有其对立面,也有人注意到了“目观”之美,但这种善即是美的观点,在先秦美学中应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先秦儒家的美学观念,主要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孔子也持着这样一种美学观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赞赏“诗三百”,根本原因是因为“无邪”。他高度评价《关雎》之美,是因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合于善的要求。

在评价人时,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善与美,善是主导方面。

甚至连选择住处,孔子也说:“里仁为美。”(《论语·里仁》)住的地方,有仁德才是“美”的地方。

可见,孔子关于美的判断,都是以善为前提的。 但孔子的美学观,毕竟是前进了。

它已经不同于伍举的观点,已经开始把美与善区别开来,作为不同的两个标准来使用了。“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当然,通过对《韶》与《武》的评价,还是可以看出,“尽美”虽然被赋予在“尽善”之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只是“尽美”,还不能说是美,“尽善”才是根本。 至此,我们回头再来看看《桃夭》篇,对它所反映的美学思想,恐怕就更好理解了。

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艳如桃花、照眼欲明,只不过是“目观”之美,这。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