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患者的身体症状确实通过轻叩胆经得到了缓解和改善,但用同样的健身方法,有些患者运动后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如“头晕、恶心、发热、乏力、烦躁、失眠、月经不调”等,还有一些头面部上火的其他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1.病历:胆搏致烦躁失眠。

2007年9月,我从老家渭南到安行医,在门诊遇到了这样一位杨病人。这是一个中年妇女。

这位女士患的是慢性胃炎,中医认为是脾胃虚弱。然而,她很小心眼,生气和不耐烦。她看过几次中医,换过几次医生,吃了三五副药,觉得不对劲,又去找别的医生。所以看了几年医生,就像东奔西跑,生病了,但是她的病越来越严重。

后来她听别人说某某胃病敲胆经就好了,于是她就照别人说的自己敲胆经。刚开始一两周效果还不错,人精神焕发,吃了一顿好饭。但后来,敲打越来越无效,胃又恢复了原状。不是疼就是胀,然后加重了失眠。我心烦意乱,激动不已,整夜睡不着,就来门诊治疗。

和打胆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人效果更好,她却越认真?这是因为她的病主要是脾胃虚弱,病主要在脾胃,不在胆囊。再加上她敲的时间太长,用力太大,导致胆经内热增加。所以不仅胃病没治好,反而引起烦躁失眠。

2.经络疗法也需要辨证论治。

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经络疗法是中医的治疗方法之一,这个原则自然不能违背。

运用经络疗法,首先要区分疾病的虚实寒热。人体有十二经脉,对应身体的五脏六腑。脏腑的病变往往可以通过经络表现出来。相反,我们还可以根据体外的异常体征来判断哪些经络和器官出现了问题,从而通过调整经络(如胆经)和理顺器官的气血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般来说,哪个脏腑的病变,当然首选其经络来治疗。比如心脏病用心经、心包经治疗,呼吸道疾病用肺经治疗,坐骨神经痛用膀胱经治疗。

此外,还可与表里结合治疗。例如,胃肠功能障碍可以用表里脾经来治疗。胆经的病变不仅可以“敲胆经”,还可以“敲肝经”。

胆经的位置在哪里?胆经是人体外的一条经络,从眼睛到脚趾。经络线路图比较复杂,但简而言之就是在身体的外面。更确切的说,胆经是缝在我们裤子外面的。

姿势:微微握拳,打脸,有节奏地打。

姿势:坐、站、躺。

经络疗法讲究人体气机的调节。

阳经腧穴具有散气升气的作用。如果气不升,则疲劳、无精打采、胃、子宫和其他内脏下垂等症状将由阳经治疗。

阴经穴位有养阴收敛身体的作用。如有面红、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则用阴经治疗。

知己和妇科的病变属于阴虚,可用任脉治疗。

颈椎、腰椎疾病,性功能障碍等。属于阳虚,可以通过督脉来治疗。

经络疗法绝不是简单的“治个头疼”或者“治个脚痛”。这个病比下一个好。可以取头顶百会穴,以升阳举之。最佳情况下,足心涌泉穴可触发头晕耳鸣、口舌生疮。

3.谁能打胆囊?

胆囊功能不好,平时阳虚的人,可以点胆经。冲胆经可以疏通经络,驱除邪气,既能治疗胆经病变,又能改善胃肠功能。

但胆经属于人体的阳经,敲打胆经是为了传播和提升人体之气。对于阴血虚患者,尤其是已经出现头晕、恶心、乏力、失眠、牙痛等症状时,敲打胆经会加重病情。

属于胆阳经,阳虚的人敲胆经,可以起到补益人体阳气的作用。显然,对于阳虚患者来说,敲打胆经是有可取之处的,而且会有效果。但阴虚患者不宜轻叩胆经,可能导致阴血流失,虚火上升。如果你的身体已经出现虚火症状,又不听医嘱,还要不停地敲,那你就是顽固不化。

首先,中医要区分寒热、虚实,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冷药,虚证用补药,实证用泻剂。这是总的原则。如果病人本来就是虚证,你还用泻药给他治疗。如果病人体内有瘀滞,你还要给他进补,这是违反“虚实”戒律的。

经络穴位的良性刺激可以疏通气血,平衡阴阳,有益健康,而经络的不良刺激也会引起疾病。即使同一个穴位,补泻方法不同,效果也大相径庭。一般来说,顺时针捻针为补法,逆时针捻针为泻法;手法很温和,进针慢出是补法,手法很重,进针快出是泻法。按摩也是如此,大幅度的手法也属于宣泄。如果不知道如何不小心按压身体的某些部位和经络,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盲目跟风是大众健康康复的一大误区。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如果我们使用不当,我们会伤害自己!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