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的饮食文化中,任何食物都无法撼动小麦的地位。面食永远是餐桌上的主角,馒头、花卷、大包、饺子、煎饼、面条、香气浓郁的烩面…纯净淳朴的味道,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河南人。

为什么河南人对对方情有独钟?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小麦就是黄河中游的主要粮食作物,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石磨到水磨再到电磨,虽然时代在变,但在河南人眼里,面永远是面,是浸透在骨子里的爱。

但是,省内有一个地方完全不一样,这个地方就是信阳。信阳大部分地区位于淮河以南,气候适宜种植水稻,所以信阳大部分人都吃大米。“饭和面一起吃,以米饭为主”可以说是信阳的饮食特色。

第一部分

没有“河南范儿”的信阳人都是“美食家”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用来形容信阳人对饮食的重视,再恰当不过了。信阳有句话:“生疮生脓,不如口穷。”以前,即使是再穷的信阳人,也会在辛苦一天后,在餐桌上摆上几碟他们腌制的咸菜,自己倒着喝,舒舒服服地享受着尘世的生活。在信阳东南山区农村,有“一家访全村”的习俗。一个来访的家庭和村子里的其他家庭会送一碗蔬菜或酒来表示他们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

在缺吃少喝的年代,信阳人能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美味。如今,物质丰富,好吃的信阳人正在用不同的方式制作美味。

信阳人爱吃,也懂得吃。每个家庭都很讲究菜品,哪怕是一份早餐也绝对不含糊。很多信阳人喜欢在早上吃热干面,这和武汉知名的热干面不同。传统的热干面是信阳人改良的,少了油腻的芝麻酱,多了面筋,面粉爽口麻辣。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香菜、荆芥、萝卜丁、酸豆角、葱花、千层片。一碗简单的热干面,简单的吃出自己独特的风味。

热干面来源:微博@在信阳

在信阳,家庭主妇大多是烹饪高手,男人擅长烹饪的地方比比皆是。信阳人的主食是米饭,所以信阳人喜欢吃蔬菜。桌子上几乎每顿饭都有。这里的菜是炒菜,不是凉菜。信阳人很热情。家里有客人的话,会用不同的方式做菜,蒸、炒、煎、炸、炒、拌、卤制,一桌就包好了。

信阳菜以咸、香、微辣、醇香为主,颜色略重,口感顺滑。大致可以分为炖菜、地方菜、宴席菜、腌制凉菜、风味小吃五大类,其中炖菜最具代表性。

与汤为伴,是信阳人的生活背景。河南菜素有“东聚西水,南炖北”的说法。信阳属于河南省南部,地处国家一类水质南湾湖。水源充足,刚好适合“炖”的烹饪手法。信阳炖菜很受欢迎。关键在于食材的自然优雅和炖煮细节的回归。既有地方特色,又保留了食材的鲜美风味。

信阳名菜中有清炖南湾鱼、木桶鲜鱼、罗山大肠汤、闷肉罐头、固始鹅、栗子炖鸡、红烧甲鱼、腊肉焖鳝等。这些菜肴大多来自民间,经历了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如今,在河南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信阳餐馆随处可见。随意走进一家,可能会让你的味蕾大吃一惊。

第二部分

余楚韵,信阳,鱼米之乡,集南北之美。

有人说信阳人是“最不河南的人”。他们不仅饮食习惯不同,而且在气候、文化、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与黄河不同的是,惠面、胡辣汤、麦田构成了河南中原的文化元素,淮河、茶山、稻田、丘陵是信阳的风情画。

从地理上讲,淮河和秦岭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河南地处中原,共有18个市。除信阳外,其余都在淮河以北。从郑州到信阳,你会发现黄土地变成了红土,平原变成了丘陵。信阳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池塘湖泊密布,南方的水稻和北方的小麦都适宜在这里种植,因此信阳被誉为“北方之南,南方之北”。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信阳孕育了无数的自然景观,以及著名的信阳毛尖茶。早在唐代,著名的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写道:“淮南茶,光州尚”。宋代诗人苏轼一生爱茶,他甚至感叹“淮南茶,信阳第一”。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信阳的空燃气质量相当优越,是河南唯一连续1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的地方。

2018年4月24日,河南信阳,无人机航拍下的浉河区茶山来源:希帕图片社

在行政区划上,信阳市隶属于河南省。东与安徽省相连,南与湖北省相连。它是三省通衢,是长江与汉江交汇的战略要地,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文化的过渡地带。北方的中原文化、南方的楚文化、东南的吴越文化都对信阳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个过渡地带,信阳市孕育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豫凤雏韵”的地域文化,这也使得信阳地区的方言与河南其他地区的方言有很大的不同。

河南大部分地区讲中原官话,这种方言内部差别不大。从郑州到驻马店,口音基本差不多,但信阳差别很大。受多种方言的影响,信阳方言逐渐形成了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中原官话,以及大量的赣方言和客家话。所谓“十里不同音”,在信阳也是一样。北部信阳方言更接近中原官话,南部更接近江淮官话,西部受湖北方言影响较大。

信阳方言是许多地区方言融合、同化的结果。它不会说地道的河南话,这让信阳更具特色。除了语言这一最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信阳在气候、地理特征、农作物、饮食习惯、风俗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河南。很多信阳人强调信阳不同于河南其他地方,其实是对信阳风土人情特殊性的强调,是对自己几十年生活习惯的肯定。

参考资料:

[1]张庆改。信阳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09-10

[2]郁国忠,,徐云,等.信阳饮食文化的地理环境基础[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10

[3]吴景瑜,肖莉莉。信阳方言与地域文化[J]文学教育,2018-11-05

[4]王友强,严敬。“青山绿水”带着乡愁,“多彩乡村”的微笑[EB/OL]。人民政协网,2020-05-15

本文由xx原创,欢迎,带你一起学习!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