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依托良好生态发展特色产业(现场评论)

作者:刘义庆,人民日报社吉林分社记者

林下种植人参对树木有什么影响?在吉林省通化市,一位农民“解密”:“底下有人参的树一般长得更快。”这是因为,在种植人参之前,农会对树下的杂草进行打理,有利于人参的生长和树木的通风。林下种植人参,共同培育人参,将描绘出一幅人参产业与自然生态的美好画卷。

当人类更好地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丰厚的。山川、河流、树木、森林、石头都是自然的生态馈赠,也蕴含着经济发展的无限可能。实践表明,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目前,通化林下人参山地面积达到42.3万亩,2020年人参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85亿元。这个案例再次证明了清澈的海水和葱郁的山脉是无价的财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是保护和发展的基础。过去,一些农民为了追求“完美的外观”,经常施用化肥和农药。结果,土地变硬,树木的生长受到影响。但培育出来的人参失去了“天然的野性”,市场并不理想。好人参需要好土壤,不过度干预也是一种保护。当地的技术人员在指导农民时,都说如果让人参自然优胜劣汰,人参的品质就会好,无形中会增值。通过实践,群众感受到:“既赚钱又环保,谁愿意辛辛苦苦施肥?”立足实际做好科普工作,鼓励群众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有助于他们找到培育绿色产业、增加利润的正确路径。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于环保事业,也会从沃土中收获更多的“金疙瘩”。

技术是工业发展的关键。养殖离不开长期的经验积累,需要技术支撑才能形成规模产业。根据人参的不同种类,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土地要满足什么条件,如何安排林下人参的种植周期,都与技术息息相关。为此,通化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在土壤改良、技术推广、数据监测等方面为人参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依托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机构培育新品种、开发新产品;开展适宜土地资源普查,规划土地轮作,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提高农民专业化水平。发展农业,壮大产业,要整合力量,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

一株人参、一片森林、一片土地,打开了绿色农业的大门;只有拓展途径,深化合作,才能找到更多空的产业发展空间。通化白山附近,借助地缘优势,将通化人参旅游融入长白山旅游,探索人参博物馆、人参旅游线路、人参工厂参观,形成人参、文化旅游、养生保健为一体的人参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位于柳河县野山参景区,冬看雪,夏挖参,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当优良的生态环境与当地的特色产业相结合,特色的山水可以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铺平道路。

人参的成长是一个平稳缓慢的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尊重规律。推动绿色发展也是如此。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积小成多,着力加强保护,促进融合创新,在良好生态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必将让绿水青山焕发出勃勃生机,谱写践行“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理念的新篇章。

《人民日报》(2021年11月30日05版)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