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三声,[chǔ]。处暑的“处”是指“终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是反应气温变更的一个节气。“处”含有潜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现炎热暑天停止了。
2、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为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分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记着炎热气象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快过渡。由于受短期回热气象(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连续高温,真正凉快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3、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气象(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产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光长短不一,总体来说连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处暑在日常生涯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示人们暑气渐渐消退,气象由炎热向凉快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处暑的民俗运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