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这本书是十二月份外国文学课上讲的一部作品,分为上下部,每部有五百多页,所以看了比较久,老师也重点讲了好几节课。情节不是很集中,有两条主线,一个是卡列宁的日子安娜出轨弗朗斯基,两人相识相恋到弗朗斯基激情褪去安娜卧轨自杀的过程,一个是列宁经过种种曲折与自己心爱的吉蒂结婚生子并且在对死亡的恐惧与迷茫探索中最终获得真谛幸福生活下去的过程。书中交叉叙述两个主人公的故事,最后以一喜一悲的结局给人以震撼和启示。这是我读完整册书所能回忆连接起来的概括。

  从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来说,我有两点感触比较深。一个是从安娜的经历里得出的,从前高贵从容浑身散发着魅力的安娜为了爱情抛弃了自己的一切,之后在爱情中渐渐迷失自我最终失去理智走向末路,看着这个过程其实很可怕,就是她把对方当做了自己的全部,存在的全部意义,而对方又不可能始终保持同样的热情和把她看得同样重要,爱情中的不平等造成女方的极度敏感与猜疑,把自己和爱的人都逼入绝境,甚至要通过自杀的方式来惩罚男方让其后悔,这是多么愚蠢的一种想法,火车压到她身上的前一秒她才醒悟过来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一切都晚了。看似愚蠢的事件可是现实中却在真真切切地上演着,听过见过的例子不计其数,所以如何成熟独立地爱一个人,时刻保持起码的理智判断与思考真的很重要,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保全爱情。而列宁,一直在纠结人生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死亡真正的含义是什么,我是谁等等,他很迷惑,也有很多时刻想到死亡,和安娜不同,他还是迷迷糊糊地就这样活了下来,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和农业,在经历了一次次地困境后终于找到了那个让自己内心充实丰满的寄托-宗教,问题并没有解决,但是他找到了信仰,确定的信仰,他可以靠着这份信仰明确地活下去。其实,信仰真的很重要,一个人没有自己的那份信念为自己指明方向,提供动力,真的会感觉很空虚,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信仰有很多种,宗教是其中一种,希望我们都能找到那份能能让我们踏实安心的信念和信仰,好好地生活下去。

  然后,这部作品分内容中有很多值得借鉴思考的问题,这两个主人公其实是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化身,热心农业改革的列夫托尔斯泰在改革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带来的思考都借列宁这个角色表达出来了,我们也可以对当时农业方面的发展状况有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现实中不被农民理解和接纳的列夫托尔斯泰也遭到了妻儿的不解与反对,夫妻感情有了裂痕,安娜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刻画出来了,她遇到真爱背叛了自己的家庭,这是勇敢的一步,但是她又无法完全果断地抛弃一切,迟迟不和卡列宁离婚,一直逃避现实不肯面对,还惦记着自己的儿子,这处处的矛盾正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处境相似,安娜走的是一条无解的不归路,幸运地是他在列宁这个角色上给自己找到了最终的安慰与出路。

  通过描写弗朗斯基等上流人物的言行举止则揭露出贵族阶级虚伪自私的丑恶嘴脸,道貌岸然地干着奸夫淫妇之事,自己得不道幸福也不允许别人得到,人情冷漠。虽然这本书并不是托尔斯泰特地写的那种忏悔贵族,但仔细看也能感受到他对贵族社会深深的批判与揭露。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有几段我至今记忆犹新,他把安娜和列宁心理纠结思索的过程用极其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人读着很有代入感,不只是会用旁观者的眼光去指责安娜的背叛列宁无厘头的思索,而是有更多的感同身受和同情。这种写法专业地来说叫“心灵辩证法”。

  结合我自己读书时的感受和考试复习期间的一些专业内容大概总结了这么多,时间隔了比较久,可能有些写的不太到位,为了更深刻的感受这部作品,我看了最新版的电影,看过书再来看电影,感受的确不太一样,书本文字更细腻详细,电影则画面感很强,演员表演到位一个眼神就可以让你明白那个点直击内心。看完电影印象反差最大的是安娜的情夫佛伦斯基(之前看书的时候总感觉他是渣男),虽然他后来热情渐渐褪去了一些,但是他至始至终都很爱安娜,也为她放弃了很多很多,只是当时的社会观念使得他更容易被社会理解和接纳,他在爱情之外可以有更多的追求和施展的余地,相比较而言的安娜着实令人心疼,为爱情赴汤蹈火,不被社会接受,失去了丈夫儿子,又得不到情夫全心全意的爱,每天活在对丈夫儿子的愧疚与佛伦斯基的猜疑中,纠结心疼。书本太厚了,推荐大家有机会看看电影,很好看。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