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标点符号修辞三例

有一个革命故事说,周恩来同志在一次与敌人论战的时候,将敌人的谬论一一驳倒。敌人恼羞成怒,说什么同你们讲“理”是“对牛弹琴”。周恩来同志立即接过来斥责对方说:“对,牛弹琴!”

这里,周恩来同志是在“对”的后面停顿了一下,然后再说“牛弹琴”,在书面上用逗号点开。一个固定形式的成语改成了两句话,“对”的词性变了,由介词变成了应对语。“牛弹琴”中的“牛”成了主语,变成“弹琴”的才是“牛”。周恩来同志极其巧妙地使用了标点,针锋相对地斥责了敌人,收到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修辞效果,这是一般语句所无法代替的。

(盛明义)

1947年4月1日,南京大专院校学生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游行示威,受到国民党军警特务的血腥镇压。几天之后在对死难者进行追悼时,出现了这样一则引人注目的挽联:

? ?? ???

! !! !!!

上联三组疑问号,下联三组感叹号,而且逐个递增,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虽然没有出现一个字,但表达了当时人民群众头脑中不断出现的疑问,也表达了对反动政府越来越强烈的责问,表达了一层深似一层的满腔的悲伤和不可遏制的愤怒。

刘汉太的《中国的乞丐群落》结尾时写道:“我想给许许多多关注社会问题的提出一个‘?’,引起一个‘!’,寻求一个‘。’。”

这里的“?”、“!”、“。”分别为疑问号,感叹号和句号,但作者仅用符号来表示,而不说出标点原来的名称,这样可使文字更加简明形象,而且也特别深刻、含蓄、耐人寻味。

(张福源)

标点的奇妙作用还表现在能使文体发生变化。例如杜牧的七绝《清明》原文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果把这首绝句改动一下标点符号,就是一首长短句的小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果再改动一下标点符号,又可变成精巧的戏剧小品: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盛明义)

2007-05-30摘自张海保等主编《“描述·逻辑·语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