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绳金塔的诗句

1、

题绳金塔远眺图

梅雨打绳金,梅子落珠林。

珠林受辛酸,绳金歇征鞍。

萋萋望云耔,谁家瓜田里?

大禅一粒粟,可吸四海水。

2、赏析

这首诗又名《山水轴》,是八大山人癫狂还俗后第二年,重游南昌绳金塔、珠林庵时,触景生情的有感之作。诗中流露了诗人经历三十三年的清灯黄卷的僧人生活,以及内心辛酸苦涩的感受。诗说:“梅雨打绳金”,这是诗人特指的一个时间,在后面“梅子落珠林”的提示下,使人联想到:正是黄梅成熟的时节,偏偏来了一场梅雨,将已经成熟的黄梅打落在了珠林。透过诗人的身世,不难发现,这场将刚成熟的黄梅打落到“珠林”的梅雨,正是那些推翻大明王朝的铁骑。诗人这里的寓意非常明确,因为紧接着诗人就开始了解释:“珠林受辛酸,绳金歇征鞍”,落在珠林的黄梅,受尽了辛酸,此一“辛酸”包含了双层的意义,即是诗人明里说黄梅的酸,又是暗喻“落入竹林”内的黄梅的辛酸。当黄梅落入珠林受辛酸的时候,“绳金”便“歇征鞍”了。诗的下阙是诗人因游绳金塔、珠林庵后联想到自己在佛门的感受。在疲惫无望的佛门征途,年复一年的修行和饭食,靠得并不知道是谁的施舍,虽然并不知道修行的结果到底会使落在谁的瓜田李下。但诗人还是希望能在这样的田地里除草培土,结出瓜果。其实这是作者在对自己佛门几十年生活无果的无奈感叹。最后两句,“大禅一粒粟,可吸四海水。”大禅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和尚,但他足以解脱“四海”所有的烦恼。诗人运用禅家的典故和禅门的语言,对自己进行提示和安慰:放下无限烦恼布袋,用释门容纳世界万物的胸怀,这样也就没有了那些无穷的烦恼。

此诗所表达的,正是诗人还俗后不久,对自己还俗后的人生道路进行思辨过程的反应。至稍后几年,诗人终于真正获得解脱,那是在他“尝持”《八大人觉经》,在思想和行动上发生巨大变化并以“八大山人”为名号之后的事情了。

2. 南昌绳金塔导游词

网上找找江西导游词:绳金塔导游词资料绳金塔始建于唐天佑年间(904年~907年),相传建塔前异僧惟一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只而得名。

绳金塔历经沧桑,屡毁屡兴,现存塔体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建,1985年,国家文物局,省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绳金塔。1988年清明动工,1989年10月竣工。

2000年世纪之交,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资助下,绳金塔重焕生机,我们将努力把绳金塔规划,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集宗教、文化、旅游、美食、工艺品销售为一体的绳金塔公园,它建成以后,将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相媲美。 绳金塔为江南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为七层八面(明七暗八层)内正外八形,其朱栏青瓦,墨角净墙及鉴金葫芦型顶,有浓重的宗教色彩,飘逸的飞檐,并悬挂铜铃(按照制作古代编钟的工艺,重新铸造风铃,七层七音)它古朴秀丽,具有江南建筑的典型艺术风格,绳金塔自唐代始建至今年内,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历史沿革 绳金塔座落在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原古城进贤门外,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公园904~907年)。相传建塔时,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之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绳金塔多次建筑。第一次重建是在元末明初,当时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南昌,绳金塔毁于兵火之中,明朝建立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

第二次重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因1709年塔体长期失修而“全仆于地,无一瓦一椽存矣”。在巡抚冬国襄的主持下重建,现在的塔体就是哪时所建。

此后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道光二年(1822年)、同治七年(1868年)多次重修,光绪二十二年(1886年)塔遭雷击起火,部分本质结构被焚,嗣后又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劫难,整座塔仅存砖砌塔体及葫芦形塔刹。1985年,国家文物局、省、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绳金塔。

自1989年维修后,历经十余年,自然损坏较为严重,由于当时木材未经防腐处理,木构件被雨水、潮湿等侵蚀而糟烂,有的被虫蛀、蚁啮而空朽,镏金铜皮(塔刹)锈损,油漆斑驳、脱落,砖石风化。2000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绳金塔重换勃勃生机,整个景区建成后,它将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相媲美。

绳金塔现状 绳金塔在四十亩左右范围进行规划改造形成塔体文物规划为主轴线,四大区域组成的绳金塔公园格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具有巨大的旅游观光价值,是一处不可多得旅游资源。具体来说,形成以历史文化为主线,四大区域的格局。

历史文化为主轴线:包括现有的古塔及重建的塔前寺、剑池、南门石牌楼,把大量荡气回肠的动人传说整理出来。四大区域:第一大区域是鸣江园,这是为了纪念清代大建筑师雷发达先生所建,在近四亩的土地面积上栽种名贵花草树木,有南昌市名树之列的香樟,以及高杆苏铁、倒槐之类树木、风雨亭等诸多内容和品种,具有观赏、休闲功能。

第二大区域是民俗村,在7.8亩土地面积上,重建一幢在清末民初保留下来的民居、按照传统有着独特民俗风情建立一个民俗村。里面陈列摆放着传统乡土风情的劳动生产用具,犁、耙、辗、水车等诸多劳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让游客观赏为之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三大区域在绳金塔的东北面建一座文庙,是祭奠孔子及属下门生颜回及子羽的场所,内摆放祭孔时全套器乐,大厅两侧墙壁并刻有孔子生平事迹。此建筑落成后,成为南昌市唯一一座大型文庙,其规模气势巍巍壮观。

第四大区域在绳金塔西北面兴建一座隆兴院(戏台、茶楼),节假日举办大型文艺活动,并常有省京剧团、市采茶戏团、市歌舞团此出演地方戏,吸引了很多观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考试大收集整理 绳金塔景区内的使用功能有:让游客登千年古塔,观洪城景观,登至古塔顶层,远眺望西山及梅岭、抚河古道、观洪城夜景、银光闪亮。

千佛寺大殿内供奉着有一千尊释加牟尼佛像供游客观瞻,还可满足善男信女的朝拜愿望。千佛寺大殿两边为文物展厅,第一展厅和第二展厅分别陈列摆放着绳金塔地宫发掘文物,古刹文物及南昌市周边地区及市内大型建设工地出土文物,使游客更形象具体的了解绳金塔的古址原貌。

随着绳金塔周边环境改造公园扩建工程正在逐步进行,园区内绿化面积的增多,参观内容的丰富,整个布局形成为:一塔一寺(绳金塔、千佛寺)、一园一庙(鸣江园、文庙)、一台一村(古戏台、民俗村)的总体布局。在绳金塔的东南面新近落成了一条观景回廊及鱼池,建筑风格与整个绳金塔建筑风格相协调,在绳金塔南大门沿街还建成仿古店面一条街,专营古玩、字画及工艺品,经过一段时期的开发与打造,使绳金塔公园及周边环境面积。

3. 绳金塔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节日举办时间:每年九月至十月

节日举办地点:南昌的绳金塔

节日活动内容:绳金塔下的古戏台上,天天好戏连台,让众多戏迷过足了戏瘾;绳金塔公园四周的食品特色一条街、日用百货一条街、全国特色小吃一条街和文化旅游一条街令人眼花缭乱。

节日活动目的:它是中国民间长盛不衰的文化活动,只是在日新月异的变革和人民观念的更新中,其宗教活动色彩已日渐退却,现代的南昌庙绳金塔会凸显更多的是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南昌绳金塔庙会,正是欲借传统文化形式,融通人流、物流和商流,打造独特庙会经济品牌,以此促进南昌经济发展。

编辑本段

历届庙会

第一届绳金塔庙会:2002年9月19开幕,至10月8日结束。

第二届绳金塔庙会:2003年9月21日开幕,至10月8日结束。

第三届绳金塔庙会:2004年9月25日开幕,同天进行了文庙落成大典,庙会至10月7日结束,历时12天。

第四届绳金塔庙会:2005年9月16日开幕,至10月8日结束。

第五届绳金塔庙会:2006年9月20日开幕,至10月12日结束,历时23天。

第六届绳金塔庙会:2007年9月22日开幕,至10月8日结束。

第七届绳金塔庙会:2008年9月22日开幕,至10月9日结束,历时17天。

第八届绳金塔庙会:2009年9月25日开幕,至10月8日结束。

第九届绳金塔庙会:2010年9月19日开幕,至10月7日结束。

主要活动

庙会分为园内、园外两部分。园内将开展一系列节日庆祝活动,如“金塔明月夜,诗意颂西湖”——品月饼、赏月亮、庆佳节中秋赏月晚会;按照一届庙会留存一个纪念雕塑的传统,今年的第九届绳金塔庙会将

留存“惟一”和尚的形象雕塑。园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为风味小吃展和商贸展。庙会历时19天,每天将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民俗展示、奇人绝技、综合性大型文化演出等。

4. 南昌绳金塔导游词

网上找找江西导游词:绳金塔导游词资料绳金塔始建于唐天佑年间(904年~907年),相传建塔前异僧惟一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只而得名。

绳金塔历经沧桑,屡毁屡兴,现存塔体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建,1985年,国家文物局,省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绳金塔。1988年清明动工,1989年10月竣工。

2000年世纪之交,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资助下,绳金塔重焕生机,我们将努力把绳金塔规划,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集宗教、文化、旅游、美食、工艺品销售为一体的绳金塔公园,它建成以后,将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相媲美。 绳金塔为江南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为七层八面(明七暗八层)内正外八形,其朱栏青瓦,墨角净墙及鉴金葫芦型顶,有浓重的宗教色彩,飘逸的飞檐,并悬挂铜铃(按照制作古代编钟的工艺,重新铸造风铃,七层七音)它古朴秀丽,具有江南建筑的典型艺术风格,绳金塔自唐代始建至今年内,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历史沿革 绳金塔座落在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原古城进贤门外,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公园904~907年)。相传建塔时,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之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绳金塔多次建筑。第一次重建是在元末明初,当时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南昌,绳金塔毁于兵火之中,明朝建立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

第二次重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因1709年塔体长期失修而“全仆于地,无一瓦一椽存矣”。在巡抚冬国襄的主持下重建,现在的塔体就是哪时所建。

此后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道光二年(1822年)、同治七年(1868年)多次重修,光绪二十二年(1886年)塔遭雷击起火,部分本质结构被焚,嗣后又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劫难,整座塔仅存砖砌塔体及葫芦形塔刹。1985年,国家文物局、省、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绳金塔。

自1989年维修后,历经十余年,自然损坏较为严重,由于当时木材未经防腐处理,木构件被雨水、潮湿等侵蚀而糟烂,有的被虫蛀、蚁啮而空朽,镏金铜皮(塔刹)锈损,油漆斑驳、脱落,砖石风化。2000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绳金塔重换勃勃生机,整个景区建成后,它将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相媲美。

绳金塔现状 绳金塔在四十亩左右范围进行规划改造形成塔体文物规划为主轴线,四大区域组成的绳金塔公园格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具有巨大的旅游观光价值,是一处不可多得旅游资源。具体来说,形成以历史文化为主线,四大区域的格局。

历史文化为主轴线:包括现有的古塔及重建的塔前寺、剑池、南门石牌楼,把大量荡气回肠的动人传说整理出来。四大区域:第一大区域是鸣江园,这是为了纪念清代大建筑师雷发达先生所建,在近四亩的土地面积上栽种名贵花草树木,有南昌市名树之列的香樟,以及高杆苏铁、倒槐之类树木、风雨亭等诸多内容和品种,具有观赏、休闲功能。

第二大区域是民俗村,在7.8亩土地面积上,重建一幢在清末民初保留下来的民居、按照传统有着独特民俗风情建立一个民俗村。里面陈列摆放着传统乡土风情的劳动生产用具,犁、耙、辗、水车等诸多劳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让游客观赏为之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三大区域在绳金塔的东北面建一座文庙,是祭奠孔子及属下门生颜回及子羽的场所,内摆放祭孔时全套器乐,大厅两侧墙壁并刻有孔子生平事迹。此建筑落成后,成为南昌市唯一一座大型文庙,其规模气势巍巍壮观。

第四大区域在绳金塔西北面兴建一座隆兴院(戏台、茶楼),节假日举办大型文艺活动,并常有省京剧团、市采茶戏团、市歌舞团此出演地方戏,吸引了很多观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考试大收集整理 绳金塔景区内的使用功能有:让游客登千年古塔,观洪城景观,登至古塔顶层,远眺望西山及梅岭、抚河古道、观洪城夜景、银光闪亮。

千佛寺大殿内供奉着有一千尊释加牟尼佛像供游客观瞻,还可满足善男信女的朝拜愿望。千佛寺大殿两边为文物展厅,第一展厅和第二展厅分别陈列摆放着绳金塔地宫发掘文物,古刹文物及南昌市周边地区及市内大型建设工地出土文物,使游客更形象具体的了解绳金塔的古址原貌。

随着绳金塔周边环境改造公园扩建工程正在逐步进行,园区内绿化面积的增多,参观内容的丰富,整个布局形成为:一塔一寺(绳金塔、千佛寺)、一园一庙(鸣江园、文庙)、一台一村(古戏台、民俗村)的总体布局。在绳金塔的东南面新近落成了一条观景回廊及鱼池,建筑风格与整个绳金塔建筑风格相协调,在绳金塔南大门沿街还建成仿古店面一条街,专营古玩、字画及工艺品,经过一段时期的开发与打造,使绳金塔公园及周边环境面积。

5. 求一篇关于赞美南昌的作文

登上腾王阁远眺,宽阔的江面上舟帆点点。

波光闪闪,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微风拂过,铜铃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

南昌,是一座英雄城,也是一座花园城。 南昌不但风景秀丽,而且还有许多名胜古迹。

你看。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腾王阁就位于南昌市西江北路。

大诗人王勃曾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绝”千古绝句。腾王阁临江而立,层台耸翠,真是瑰丽奇特,气势非凡。

登上腾王阁远眺,宽阔的江面上舟帆点点,波光闪闪,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 小荷作文网 还有那千年古迹绳金塔:是南昌仅有的一处高层建筑古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绳金塔楼顶巧夺天工。顶尖有一个葫芦铜顶,金光透亮,朱栏青瓦,古朴曲雅。

绳金塔层层铜铃高挂,每层的铜铃就是一个音阶,微风拂过,铜铃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 一步入秋水广场,如梦如幻,仿佛进了仙境一般。

每当夜幕降临时,广场上的喷泉就更加迷人了,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股股水柱时高时低,一会儿是蓝色的、一会儿变成了橘黄、一会儿火红火红,五光十色,变化多端。

原来水池里藏着各种彩灯,不断地变换着美丽的色彩。孩子们都喜欢在这里嬉戏、玩耍着。

秋水广场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让人们流连忘返。 这就是美丽的南昌,它是一个美丽古老的英雄城。

我喜欢南昌。

6. 作《沁园春南昌》词

沁园春?南昌

元著南昌、宋誉洪州、汉谓豫章。望四江津岸,百花洲合;五湖汀渚,万寿宫扬。碧浦云闲,轻岚鹭醉,丹井青瓷梅岭香。绳金塔,数时唐天祐,故郡辉煌。才郎阁序堂皇,问几许丰华意气狂。 念临川墨客,三王绝笔;新余夫子,三孔文庠。太白成篇,阳明立说,朱耷无堪哭笑坊。遗风里,看谁边高榻,亮节流芳!

百花洲:南昌名园胜水景点;

万寿宫:南昌著名佛家寺院;

丹井:即洪崖丹井,南昌十景之一,位于乌晶源溪涧之上。崖壁峭绝,飞瀑北来,其下井洞深不可测。 根据历史记载,洪崖丹井是黄帝乐臣伶伦修炼处。曾受帝命,“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 取竹于山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而吹之,以为黄钟之管”;

绳金塔:唐?天祐年古塔,今尚有“南昌有座绳金塔,离天只有一尺八”之方谚;

青瓷:南昌为中国青瓷发祥地;

梅岭:南昌今日旅游胜地,有誉“小庐山”;

三王:即北宋临川才子王安石、王安国、王安礼兄弟;

三孔:即北宋新余才子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弟兄;

太白成篇:李白有《五古?豫章行》之作;

阳明:宋代理学家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入居南昌多年,今南昌设有阳明路;

朱耷无堪哭笑:朱耷(八大山人),名画家,明皇裔,痛经入清亡国,性孤傲自嘲哭笑莫是之;

高榻:指徐孺子,《滕王阁序》中有记,南昌人,东汉名士,经学家。

7. 描写滕王阁的句子

1、南昌郡器宇轩昂的滕王阁在一个阴雨霏霏的傍晚,终于迎来了神情忧郁的大唐才子王勃。

王勃背着简易的行囊,缓缓地行走在通往江南的崎岖蜿蜒的古道上。沿途的湖光山色让他淡泊的心绪变得透亮,洗尽京城的风尘,避开人生路途的磨难,大唐的天空忽而就变得清澈瓦蓝。

二十六岁的王勃走出喧嚣的京城,走进唐朝美好的春光里来…… … …2、对于滕王阁,我是很钟情的,我曾经在一首歌里写道:“有一首歌,唱的是滕王阁,王勃当年豪情化作墨,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千年的文采化作赣江的波。

滕王阁,滕王阁,多少丰碑把你铭刻。有一首歌,唱的是滕王阁,王勃当年挥毫大泼墨。

鱼舟唱晚归家,雁阵惊寒回窠。暖暖的情怀把和谐讴歌。

滕王阁,滕王阁,多少丰碑把你铭刻。” …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仰望着毛泽东那苍劲有力的草书,又身置伟楼之中,不尽感叹诗人那神来之笔,虽为概写,也尽收了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远近景物异彩纷呈的画面。置身于如此美景,游人深感不虚此行:“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4、登临滕王阁,自然会想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和它的作者王勃。“阁以文传,文以阁名”。

这位天才少年诗人以一鼓作气之序,令这座江南伟楼名满天下,流传千古。甚至,王勃的天才之序 ( )往往盖过楼阁之盛名。

由此,又让人想起另两座江南名楼黄鹤楼和崔颢的《登黄鹤楼》诗、岳阳楼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之后,历朝历代,又有无数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来到洪洲(南昌),或登阁远眺,或瞻仰遗址,吟咏唱叹,留下无数墨迹。

… …5、站在黄河岸边,夕阳西下,万道霞光四射,江面波涛滚滚,浊浪排空。此情此景,忽然就想起了初唐的王勃。

脑海出现的不是飞天累榭、回廊并抱、俯瞰大江、背依古城的滕王阁,而是面容清瘦、身材矮短、神情忧郁的王勃。耳边仿佛又想起他凄怆而又无奈的富于穿透力的话语:“勃,一介书生,三尺微命”,“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这个王勃,注定一生要与悲情相伴。… …6、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四楼的“地灵图”和毛主席的书法“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和长天一色”。

四楼的“地灵图”以国画的形式介绍了江西的三清山、龙虎山、圭峰、庐山、井冈山、鄱阳湖等地的美好风光。毛主席的那副对联,据说是他为古代对联撰写的唯一一幅。

毛主席那幅龙飞凤舞的独特个性,成了滕王阁的幸运,也是江西人的幸运。登阁三年来,不曾写过到此一游的游记,今天是三周年,特地补上这一笔。

… …7、“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想当年,风流皇子李元婴筑造了滕王阁,在此穷奢极欲,尽享笙歌宴舞。

他怎能想到日后有王勃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给洪州地方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今,滕王阁和《滕王阁序》闻名天下,可,知滕王阁主人者几人?真乃“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8、今天的滕王阁,是由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根据宋代的草图而设计,于1989年10月8日“重九”之日竣工落成的。

它高达57.5米,占地4.3公顷,不仅气势雄伟,规模宏大,而且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尤其是那拾级而上的城墙式基座,那凌空欲飞的七层重檐,那悬缠在阁上的三层回廊,那翠如碧玉的琉璃脊顶,使整座楼阁显得既古色古香,典雅庄重,又灵动飘逸,超凡脱俗。

… …9、夕阳西下时分,与穿梭的旅人比肩登上高阁。正如古人所评价,“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 …1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1、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

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 ( )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

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

… …12、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滕王阁四楼的“地灵图”和毛主席的书法“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和长天一色”。四楼的“地灵图”以国画的形式介绍了江西的三清山、龙虎山、圭峰、庐山、井冈山、鄱阳湖等地的美好风光。

毛主席的那副对联,据说是他为古代对联撰写的。

8. 作文:我与父母游绳金塔600字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绳金塔公园游玩.走进大门,只见一座高大古塔耸立在我们面前,这就是绳金塔.塔顶是一个像葫芦一样的铜珠,塔底是用水泥做成的,塔身是以木制结构为主,洁白如玉,整个塔结构精美.传说,这座塔是给老百姓防灾用的,所以这座塔也被称为风水宝塔.相传,塔是由当地叫金牛根老人最早建造的,那时候的绳金塔,塔顶有个金光闪闪的金珠,塔底是用四根金绳固定的,因此被称为绳金塔.是为了祈祷人们平平安安,风调雨顺而建的.到了清朝年间,大将军刘一坤,在当江西巡抚时,带领人们重建了绳金塔.看到这里,我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勤劳、勇敢、充满智慧才建造出这雄伟壮丽的宝塔啊!绳金塔的左后方,有一座大庙,叫大成殿.大成殿里矗立着三位著名文人的雕像:孔子、子羽、颜回.孔子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他是儒家学说创使人.当时,他以貌取人,把他的一名徒弟子羽赶出家门后,子羽来到江西南昌后,在南昌招了三百多名弟子,把孔子的儒家学说传授给了他们.孔子得知后,感到非常后悔说:“吾以貌取人,先之子羽也”.从这句话我感悟出了许多道理,人不要只讲表面漂亮,而要做个有学问的、内在美的人.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啊!我们小学生也应该这样,不要追求外表的美,而要追求内心的美,以学习为主,长大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今天,我去绳金塔公园收获真大呀。

9. 绳金塔导游词小学300字

绳金塔,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原南昌城进贤门外,始建于唐天祐年间(公元904~907年),相传建塔前异僧惟一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此而得名。

绳金塔古朴秀丽,具有中国江南建筑的典型艺术风格,自唐代始建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绳金塔素有“水火既济,坐镇江城”之说,是南昌人的镇城之宝。

10. 写一篇关于南昌风俗的文章

南昌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

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

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

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