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德行的诗词

明德赋

胡秉言

日月交融,万泰亨通。

刚柔相抱,阴阳平衡。

金乌赐正能量,冰魄泽睿气生。

昕光熠熠普照,嫦娥澄澄启灵。

置身于正,勇于攀登。立本于道,遵循本性。

顺乎自然,标有准绳。惟初太始,万物化成。

本心本善无我,舍欲舍得心升。

大道无言无形,感知善良心行,

省于天地圣灵,启于思维善行。

教以人伦茂亲,施以天道德成。

格物致知诚正心,晓礼笃信修其身。

齐家有序兴天下,至善亲民明德存。

懂其忠义,尽心为人合天理。

尽其仁孝,宽厚善良存孝悌。

温良恭敬,恭慎尊诚有慈意。

谦让有度,虚心隆礼容天地。

心境光明,正德品行,当知慈悲盈胸。

仁爱敦睦,明理向善,应晓始终道然。

克己复礼,恪守德道,言之忠信不骄。

厚德载物,缘自天成,兼备仁礼惠盈。

天地清明,惠泽万灵。

四海咸宁,神州大同。

晓德道而行,懂礼仪而从,

善与善而交,善与善相融。

秉承人伦之性而勤朴,怀守德善之心而始终。

上古留德绵远千世烙心境。

而今感念弘扬万载润贤明。

圣人行于道,天子行于明,君子行于仪,世人行于德。

道在五德之上,德为富贵之根。内修清静寡欲无,外修天道气真。

德心致虚致公,修德养性明伦。坐立不忘我德道,出入皆抱善心。

德威天下,物埠咸丰。乃国人伦理核心,成民族文化基根。

儒道法佛,明德共存。参传统思想理论,扬仁爱孝悌精神。

精忠爱国,勤俭诚信。见利思义,谦和礼仁。

德施天下安,德惠万民咸,德法社会宁,德政盛世绵。

2.求一首关于修身立德 廉洁自律的现代诗 急用

廉洁文化进入校园,从小形成正确观念。

遵纪守法不怕困难,勤学苦练全面发展。

廉洁文化走进校园,朝气蓬勃进校园,

见到老师问声好。孝敬父母尊师长,

团结同学爱集体。勤奋努力不能少,

积极参加爱劳动。知错就要早点改,

法律法规要记牢。爱护环境很重要,

小小少年志气高。廉洁文化走进校园,

勤俭节约是美德,人均资源极有限。

水龙头在哗哗流,资源滴滴在流失。

奢耻浪费最为耻,勤俭节约靠自己。

日常生活处处做,节约资源创财富,

传统美德得发扬。

3.关于德行的诗词有哪些

1. 新荷叶(李清照)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

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

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

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

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2. 沁园春 赠吴居士丹旨(李道纯)向上工夫,乾宫立鼎,坤位安炉。

这火候幽微,元无作用,抽添进退,不费枝梧。阴往阳来,云行雨施,主宰机缄总在渠。

心安定,那虚灵不昧,照破昏衢。性宗悟了玄珠。

这命本、成全太极图。向圈圈外,圆光迸出,存存存里,独见真如。

一气归根,六门三用,到此全凭德行扶。混尘世,且藏锋锉锐,了事凡夫。

3. 送欧阳秀才赴举(齐己)莫疑空手去,无援取高科。直是文章好,争如德行多。

烟霄心一寸,霜雪路千坡。称意东归后,交亲那喜何。

4. 敬之(诗经)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

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

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5. 雄雉(诗经)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6. 短歌行(曹操)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赐圭瓒,秬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7. 董逃歌词(曹操)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

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郭景图命尽于园桑。8. 导引(无名氏)重亲万寿,八帙衍新元。

礼典备文孙。温温和气迎长日,宝册焕瑶琨。

徽音显号自尧门。德行已该存。

更期昌算齐箕翼,愈久愈崇尊。9. 行香子(王哲)一鼓才呜,水德行香。

看乌龟、波上呈祥。鼻全喘息,眼眩昭彰。

会戏澄涛,游澄浪,隐然江。黑雾凝凝,充满皮囊。

牢封击、信任飘?。冲和上下,流转边旁。

便变成雯,结成盖,积成霜。10. 行香子(王哲)二鼓才交,金德行香。

虎儿上、坐个婴郎。腰悬白刃,手执青钢。

把百魔驱,千魔剿,万魔亡。广现森罗,遍吐银芒。

斗辰端、拱正魁罡。西南的位,指出芬芳。

得善因开,良因阐,吉因昌。11. 行香子(王哲)三鼓才分,火德行香。

月初端、正照心王。红红赫赫,炜炜煌煌。

见本真生,灵真慧,太真匡。三处均匀,一路平康。

睹青天、瑞霭舒张。纵横攒聚,能罩圆方。

早弄?环。持?璧,执?璋。

12. 行香子(王哲)四鼓才平,木德行香。青龙上,坐个娇娘。

口贲赤气,身挂朱裳。更戴琼花,餐琼蕊,饮琼浆。

往来谐欢,交媾相当。欣然用、颠倒阴阳。

冲开卯甲,日放晶?。衮大明珠,通明焰,过明堂。

13. 行香子(王哲)五鼓才成,土德行香。偏能将、四象包藏。

如今尽显,聚在中央。没白归青,红归黑,不归黄。

已证空虚,便出昆冈。金童来、秘语宣扬。

天皇赐韶,授与风狂。永处清闲,常清静,得清凉。

14. 西江月(薛式)此道至灵至圣,无令泄漏轻为。全凭德行两相宜。

言语须防避忌。要籍五行生旺,须明阳盛阴衰。

三人同志谨防危。进火工夫仔细。

15. 题英禅师(亚栖)将知德行异寻常,每见持经在道场。欲识用心精洁处,一瓶秋水一炉香。

16. 西江月(张伯端)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

始合神仙本愿。虎兕刀兵不害,无常火宅难牵。

宝符降后去朝天。稳驾鸾车凤辇。

17. 朝中措(赵长卿)先生德行冠南丰。锦绣作心胸。

暂屈徒劳州县,文章后进宗工。督邮纲纪,才高幕府,雅望尤崇。

此去定膺光宠,且须满醉西东。

4.爱国、勤学、修身的诗

爱国的名言警句与诗句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1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19.《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0.《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勤学的名言警句与诗句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2天才出自勤奋3求知无捷径,苦读有奇功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9书读百遍,其意自现10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11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1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4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1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2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修身养性的古文诗句格言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 ——诸葛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平静如水,正直如绳。——-严遵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孔子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世道别颓波,我心如砥柱。——–刘禹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宝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2.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4.浮躁一分,到处便抬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5.任人须知人,友人须容人,人和事就;无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为.6.安能尽如人意,要当无愧我心.7.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8.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9.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其殃.10.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11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格言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大学》)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大学》)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中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大学》)君子诸已而后求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大学》)欲诚其意,先致其知。

(《大学》)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中庸》)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中庸》)治国必先齐家。(《大学》)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大成若却,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思以敏为贵,学以勤为贵,友以诚为贵,情以挚为贵,穷以志为贵,富以仁为贵,话以少为贵,喜以度为贵,怒以忍为贵,体以健为贵!长知足,心安然;甘。

5.古人所说的立德、立功、立言分别指什么

立德、立功、立言,即“三不朽”,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 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弯。

虽久不 废,此之谓不朽。”当年,鲁国的叔孙豹 与晋国的范宣子就何为“死而不朽”这一 问题各自发表过见解。

范宣子认为,他的 祖先自虞、夏、商、周以来世代为贵族,家世显赫,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 叔孙豹则以为不然,他认为这只能叫作 “世禄”,而并非“不朽”,在言及什么是 真正的“不朽”时,叔孙豹说了上面那段 话。

唐代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 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分别做了明确的阐 释:“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 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 其要,理足可传”。 也就是说,“立德”指 道德操守,“立功”乃指事功业绩,而 “立言”指的是把真知灼见形诸语言文字,著书立说,传于后世。

“立德”、“立功”、与“立言”,指向的都是身后之名的流传伦 不绝,因此而谓之“不朽”。而对身后不朽之名的追求,正是古圣先贤超越个体生 命的局限而追求永生、超越物质欲求而追 求精神满足的独特形式。

孔子说:“君子 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屈原在《离骚》中 说:“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说道:“立名者,行之极也。 ”这些话语都表达了先贤对于不朽之名的热衷,不朽之名与通常而言的名利之名并不是一回事,因为不朽之名指向的是一种极致的人生境界,对这种人生境界的追求,激励着个体生命拼搏奋进,敢于取舍,从而释放出无比巨大的能量,昭己名于后世,亦泽被于千秋,而绝非针对求得一时的浪声虚名以得心慰而已。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