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经·大雅》上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D

试题分析:诸侯是国家的屏障说明分封的目的;大宗是国家的主干说明分封的依据;同姓是国家的城垒说明分封对象的主体,因此ABC在题干中都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之一。表述片面,D说法正确,体现了分封制这一整体概念。

点评:西周的分封制

(1)背景及目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公东征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

(2)主要内容:

①分封的内容与对象: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同姓为多,且分布在要地)

②诸侯的义务与权利:

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役,有相对独立性。

(3)特点:

①周王与诸侯以“土地”和“义务”为联系纽带;

②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③以宗法制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

④分封的对象多元化,同姓为多而且都在富庶地区和战略要地。

2. 有哪些出自《诗经》且有寓意的名字

蔡邕字伯喈(后汉大文人)

出处:《大雅·卷阿》“菶菶萋萋,雝雝喈喈。”后句是说凤凰叫声。这名字多好!

孔稚珪字德璋(南朝文人)

出处:《大雅•卷阿》“令闻令望,如圭如璋。”君子以玉比德。相似的还有词学家唐圭璋。

杜如晦(唐相)(@香风智乃 提供)

出处:《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高行周(五代名将)、高怀德(行周子)

出处(只是猜测):《小雅•都人士》:“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大雅•板》:“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周邦彦(北宋大词人)(@关山暮雪 提供)

出处:《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矣。”国家的俊杰!

杨维桢(元代诗人)

出处:《大雅·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栋梁之才。相似的有晚清词人邓廷桢字维周。

揭傒斯字曼硕(元代诗人)

出处:《鲁颂·閟宫》“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是说鲁国公子奚斯作新庙,特别的雄伟壮观。当然这几句诗的意思清代人有新解释。

吴敬梓(明文人,写《儒林外史》那位)

出处:《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梓代表父母。

方苞(清桐城文家)

出处:《大雅·生民》“实方实苞。”这句是形容谷物幼苗生长。此君和下面江永都要姓名相连看才是出自《诗》,应该不是巧合~

王引之(清朴学大家)

出处:《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就是说希望后代能继承好门风。结果王引之果然接过父亲的大旗,成就了“高邮二王”的学术地位。

朱骏声(清文字学家)

出处:《大雅•文王有声》:“文王有声,遹骏有声。”是说文王有美好的声望。

近现代、当代

程长庚(京剧泰斗)(据《中》文)

出处:《小雅·小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王国维(不解释)

《小雅·节南山》“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不过好像也挺接近《管子》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袁克定(袁世凯子)

出处:《周颂·桓》“桓桓武王,保有厥土,于以四方,克定厥家。”

寄托了多么好的寓意啊……同理还有著名诗人臧克家。

阎锡山(民国军阀)

出处:《大雅·江汉》“锡山土田。”“锡”就是“赐”。《诗》《书》等表示“赏赐”的句子特多。类似的名字还有皮锡瑞(晚清经学家)、裘锡圭(当代文字学家)等。

梁思成(不解释)

出处:《商颂•那》“绥我思成。”《商颂•烈祖》“赉我思成。”解释起来,“思成”可以理解为对祖先的怀念。

周作人(不解释)

出处:《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大雅•旱麓》:“岂弟君子,遐不作人。”(之前把这两处弄混了(⊙﹏⊙)今改正)和“树人”一样是培育人才的意思。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出处:《召南·甘棠》“蔽芾甘棠。”

邵洵美(现代诗人)(@戚不二 提供)

出处:《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傅斯年(不用解释了)

出处:《大雅•下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永远保佑你

唐圭璋(词学家)

相同的有南朝文人孔稚珪(最有名《北山移文》)字德璋。

方壮猷(历史学家)

出处:《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猷。”是说将帅方叔虽年高,依然能深谋远虑。姓方的叫这名儿,不可谓不巧。

朱其华(新闻学家)(据《从》文)

出处:《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秦邦宪(即博古)(据《中》文)

出处:《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冯白驹(革命家)、邢贲思(理论家)(据《中》文)

出处:《小雅·白驹》“皎皎白驹,贲然来思。”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