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刚开始对佛教感兴趣。我第一次接触禅宗。它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哲理令我惊叹,我深深向往禅宗的意境。每次读到一些句子,我都觉得自己明白了意思,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感觉这段话的感觉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但是,随着我读的经典和作品越来越多,我意识到自己处于一种不理解的状态,理解并不准确。过于追求那种意境,缺乏认真求实的态度。

中国的汉字,每一个都有多种含义,甚至不同的语调也会有不同的含义。而且古代的人写文章字好,佛理好,都是好的,就是看不懂。由此真的可以看出当年驱魔学人在译经上所付出的心血,整个工整优美的文字有着深厚的意境。我内心非常感谢这些为佛教的延续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法师们。但是,有一点可能是预料不到的,那就是人物本身的演变。现代人学习简化字和今文,对古文和文言文的掌握差很多。古文是古代的“现代散文”。几千年过去了,现代人已经无法准确理解古文的含义。而且由于各地口音不同,有些佛教术语可以不止一种发音。我觉得现代人要想学好佛学,一定要找一个学识渊博,懂得佛学深意的老师,由老师来传授教义,避免文字上的歧义。如果是自学其他的,就要认真学习文言文,多读佛经、论著,以及大师和俗人的讲义,相互比较,以经典为准,以他人为辅,增强对经典的准确理解。

《心经》中有“色为空,空为色”的说法,广为流传。不管是不是学佛的,只要是中国人,大部分都会马上说这句话,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然而,这句话的确切含义并不是每个会说这句话的人都能理解的。其中,“色”字常用于佛经。它有几个含义,比如色欲、色界、色相、色彩,也许还有一些我不知道的含义。“空”这个词的意思不好说。就佛教而言,一方面,它本身就是一种意义,真正的修行者很难理解。而且,即使是从业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也不能告诉别人。比如,你很难告诉一个没尝过甜的人,那是一种什么味道。另一方面,空也是一个形容词,它的意义和与之组合的名词是不一样的,比如空展望,空智慧,空性,空等等。如果这些意思没有理解透彻,我想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空”和“那是”这个词的意思的。为什么要用“那是”?没有必要使用“石页”或“石页”。虽然有精妙的遣词造句,但法师翻译经典也更注重准确和清晰。以古代法师的智慧,尤其是修行有成就的法师,不可能找到一个词来表达佛经的深意。

《金刚经》说“无人间相,无自相,无众生相,无长生相”。什么是「人相」?什么是“我的阶段”?“我”不是关于人的?为什么要分开讲?“我”和“人”有什么区别?“众生”代表什么?“人”、“我”、“众生”、“活着的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无」、「空」、「不存在」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你想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这些都是问题?我觉得了解这些问题很重要,也是读佛经、学佛的基础。

佛经中的一些词语,如“自然”,与我们现代所说的自然有着不同的含义,“无为”也与道家所提倡的无为有着不同的含义;“唯心论”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唯心论”的唯心论,佛经中也经常出现一些音译词,比如“涅槃”。这样的词不容易解释清楚,所以在古代翻译中直接使用了音译词。这样的话很多。最好通读原文,以便准确理解。我看到过一些文章把“坐席”解释为吃饭时要端坐,可以说是有害于人们对佛经的误解。“不靠身,不靠心,不靠两者,是名宴”。我自己的经历是最好的翻经方式;从经典作品中寻找答案。比如《修行者之地论》中,玄奘法师为了力求翻译准确,舍弃了华丽的辞藻,把文章写得像现代教科书一样,把各种概念打散,拆散来解释。很少能找到这样一种不追求词句优美,而是有条理、准确、系统的翻经方法。当然,并不是玄奘法师的文字功底不够,而是他的文笔不同。玄奘法师非常重视修行者的地论,态度严谨。

佛学的学习需要闻、思、行,佛经的解读就是闻、思、行。学佛不应该仅仅是学习优美的文字和悠远的意境,更应该是准确地把握佛经的含义,然后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很迟钝。我不敢奢望自己的顿悟,也没有能力用空去实现自我的意义。只能是一点点学习,一点点积累。这个过程有点枯燥,但是有时候我会因为我得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而兴奋和开心。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