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大学生理财,不要做赔钱的事。
- 首先说一下大学生该不该理财,或者说该不该学理财。
- 那么从这些资金来源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可以用来理财的资金有两个特点:
独立思考,理性分析,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请补充一个观点。
大学生理财,不要做赔钱的事。
大学生该不该理财?怎么理?
目前,大学生理财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讨论的话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大学生是否应该理财以及如何理财。如果方法不一样,思路不对,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金钱损失。
首先说一下大学生该不该理财,或者说该不该学理财。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大学生理财是非常必要的。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大学生可以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财商,丰富“理财”技能。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钱就要照顾父母,完全没有金钱意识。一旦进入社会,他们挥霍无度,然后发现入不敷出,最终成为“啃老族”。
如果你能在大学里接触并学习理财,就会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不会变成盲目的拜金主义,也会知道财富积累来之不易,为以后的生活打下更好的基础。
第二,大学生理财可以提高风险意识。通过理财,我们可以知道投资的风险,从而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现在新闻上经常报道一个大学生通过网贷平台借钱,然后到期还不了,再去其他网贷平台借钱还,这样就形成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最后越累越还不起,发生了很多悲剧。这些大学生不仅没有理财意识,还反其道而行之,从“赚钱”到“借钱”。
第三,大学生理财可以提高自我独立性。通过理财,我成功创造了新的“钱”。虽然我可能赚的不多,但是我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行为实现了增值。
这不仅提高了自我价值认同,也提高了自我独立性。比如以前想买喜欢的东西,只能通过父母的钱来买。但是你管好钱之后,你可以用赚到的钱去买一件你喜欢的物品。这个物品完全是你独立获得的,并不依赖于别人的给予。
通过这三点,我觉得大学生理财是非常有必要的。那我们就来说说怎么理财吧。在说如何理财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大学生理财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大学生主要以学业为主,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来获得稳定的收入。除非那些富二代大学生,他们的父母给了他们一大笔钱作为资本,但他们大多出生在正常家庭,所以财政资金有三个渠道:
1. 每个月生活费的结余2. 以前押岁金的积攒3. 勤工俭学的获得
那么从这些资金来源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可以用来理财的资金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资金量不会太大。无论是之前攒下的钱,还是大学生活期间的生活费结余,数额本身都不会太大。
第二个特点是这部分资金是血汗钱,来之不易。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父母给孩子攒的,而勤工俭学是他们的血汗钱。
这两个特点注定了大学生理财。一方面,他们不抱太大期望,自己用于理财的资金不会很大。所以即使有收益,收益也不会太高,完全可以忘了通过理财发财。另一方面,风险也不可能很大。都是血汗钱,要么是父母的血汗钱,要么是自己的。安全第一,收益第二。
从风险的角度来说,第一,P2P被过滤掉了。2015年P2P异常火爆,很多平台收益率都高于20%,但后来都跑路了。大部分P2P公司基本都是骗子,用后面进来的钱来分配前面的利润。当资金滚到了一定规模,还没滚完钱就出逃了,投资人血本无归,永远无法投资P2P。
其次,股市不能投资。很多大学生在接触股票知识的时候大概都听过“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所以认为只要中国经济不出问题,股票就能赚钱。其实股票是经济晴雨表没错,但是股票更多的是受很多博弈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他们不按常理出牌。炒得太高的股票总是会崩盘。2015年炒的很多创业板股票现在跌了90%以上,所以这个选项还是PASS。
所以我建议大学生理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定期理财。现在很多银行都成立了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日益多样化,有大量的定期理财产品可供选择。期限方面,有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两年,三年。根据不同的条款,收益率从3%到5%不等。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二是基金投资。建议你不要买股票基金。前面说过,股市是有风险的,股票期货其实是对股票的投资。只是分散风险的组合投资,但还是高风险。建议中以投资债券基金。一般债券基金每年都能超过银行定期存款的收益,好的时候甚至能达到10%。它们是兼具安全性和潜在超额收益的金融产品。同时,还可以通过投资债券基金来了解债券,从而了解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增强金融知识。
第三个是“宝宝”类。不用说,目前各种宝宝类产品其实都是货币基金,基本没有风险。虽然收益率不如定期和债券基金,但收益率还是比较好的,至少比银行存款利率高很多。同时投资基数限制一般比较宽松,大部分货币基金赎回后可以在T 1结算,而像余额宝这样的产品可以实时转入转出,比较方便。
